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吗?-尊龙凯时登录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吗?-尊龙凯时登录

2022-09-06 15:38:57

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今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较严重的旱情,据此,有人引用“旱震理论”,称“大旱之后必有大震”。那么,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是真的吗?可信吗?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说法

罕见的高温让更多人担忧起全球变暖。与此同时,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也接连出现,比如“高温让臭氧细菌感染加剧”“三伏天汗出透了能排毒”。

其中最离谱的、恐吓架势最足的,是警告大家“大旱之后有大震”的“旱震理论”。不少人信以为真,相关内容被大量转发。

倒不是大家辨别能力的问题。只是这个“旱震理论”真的有模有样:不仅有网站百科的词条,提出者还有地震科学家的头衔,甚至还就此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列出了相当多的数据来论证——通过分析1957年至1971年中国降水量的资料,他得出结论:在中国大地震前1至3年半内,震中区往往是干旱区。

提出“旱震关系”理论的人叫耿庆国,他是国家地震局的地质学家,他在研究地震和气象关系的时候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在震前一至三年的时间里,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越大,震级也越大,如果是旱灾之后第三年才地震,那么震级会比第一年大。

对于这种情况,耿庆国是这样解释的: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吗?大旱后地震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大旱之后地震

所谓地震,其实就是地壳内部应力的集中释放,释放的过程非常快,但是酝酿的时间却很长,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是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

地震酝酿过程中,除了会发生力学变化之外,同时还伴随着电力、热量、磁力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这些能量在释放过程中,会造成地表变热,从而出现干旱问题。

此外,地表变热也会导致空气干燥,空气当中的水分降低,难以形成云层,因为没有云层,所以降雨量减少,阳光直射地面的时间延长,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干旱问题。

根据耿庆国的理论来看,干旱不是导致地震的原因,而是地震即将爆发的表象,地震酝酿的时间越长,干旱的时间也就越长,而地震爆发的也就越为猛烈,这是一个联动效应。

(注意,这里说的干旱,并不是指短时间内缺少降雨而造成的农田干旱,耿庆国说的干旱,是指长时间、大面积的严重干旱,这才是地震即将爆发的预兆。)

耿庆国做过一个统计,从1956-1971年,全国一共有46个地区发生了干旱,其中有39个地区在干旱1-3年内,都发生了6级以上的大地震,只有7个地区没有地震,旱震理论的准确率高达85%左右。

地震真的可以预测吗?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吗?大旱后地震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实现地震预测的基础是认识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地壳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状态的变化。

地震预测研究,在世界和我国大约都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的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例如,1975年,我国成功预报了2月4日发生于辽宁海城的7.3级强烈地震,并在震前果断地采取了预防措施,使这次地震的伤亡和损失大大减小。

但是,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有关方法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科研人员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可以概括为:

1、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2、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3、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