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宁德时代研报给出40年后盈利预测后,再有券商分析师研报备受争议。
24日晚,一张中信建投分析师与巨星科技董秘在朋友圈对话的截图在网络广为流传。据了解,起因是中信建投分析师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篇名为《巨星科技:自有品牌、动力工具和跨境电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色》的研报,针对公司中报点评并对未来业绩进行预测。
中报显示,巨星科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速15.26%,比一季度增速大幅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且上半年扣非净利润还同比下降了5.94%。
不过,在研报中该分析师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8亿元、21.64亿元、26.69亿元,同比增长25.74%、27.45%、23.34%,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1.37倍、16.77倍、13.60倍,维持“买入”评级。
然而,在这条朋友圈发布以后,巨星科技董秘在评论区回应,“业绩预测太激进了,公司做不到啊。”随后不久,该研报很快被删除。对此,网友调侃道“业绩最大压力竟来自研报”。
上市公司“打脸”券商分析师的事情此前已有案例。华西证券建筑建材团队在6月19日的研报中称,“公司2021年仅21.8倍pe估值,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给予公司基于市场法估值的116.37元为目标价,未来6个月潜在空间110%。”长江证券随后也在研报中给出了“公司是国内绝对龙头”的结论。
受此消息刺激,深圳瑞捷一周时间暴涨近五成,随后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对此,深圳瑞捷回复称,“公司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相关报道不准确,并称“经沟通,与研究报告出具方达成一致,对方即日起发起内部流程,将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报告替换,修正该部分描述。”
半个月前,国信证券分析师一篇关于宁德时代的研报更是引发热议。该分析师在研报中直接预测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到2060年的业绩中枢。对此,不少投资者表示,“好家伙,这预测直接干到40年以后了!”还有网友戏称,“今年是2021年没错吧,40年后扶我起来看宁德时代的股价”。
记者注意到,针对部分券商研报哗众取宠、夸大事实等乱象,监管层早已重拳出击。去年以来就有多家券商因研报问题被监管点名。
深圳一位私募高管对记者坦言,“卖方分析师研报给的目标价一般都不怎么关注,我更关注其推荐个股或行业的逻辑是否合理、推论是否基本准确。研究员不能哗众取宠,更不可刻意误导,否则在业内很难站得住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