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凭力气,
靠山吃山谋生计;
只要来者有雅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滑竿背架随处取。”
这几句诗,
讲述的是轿夫为谋生计,
凭力气“抬举”游客的情形。
在许多景区内,
轿子(滑竿)是常见的交通工具,
方便那些身体不佳
或体力较差的游客上坡登山。
然而,近日,
有博主发布了自己在重庆一景区
坐轿上山的视频,
结果却遭遇网络暴力,
被指责“花钱糟蹋他人尊严”。
此事在网上引发争议。
8月21日,该景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此事曝光后坐轿的人并没减少,反有一些年轻人出于善意而选择坐轿上山,以照顾轿夫的生意。
江西三清山景区一轿夫告诉记者,他当了16年轿夫,靠力气养活了家人,“并不觉得丢人。”
博主花钱坐轿上山遭网暴
近期一旅游博主在网络上发视频称,自己因为在重庆武隆区天生三桥景区雇人抬轿子上山,之后遭遇网暴。有网友谴责他:“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但是,这样的说法遭到了更多网友的反驳:“一个花钱坐轿,一个凭力气吃饭,有什么不对?”“你不花钱坐轿,他怎么挣钱谋生?”
视频截图
除此之外,该视频博主还称,他与抬轿师傅攀谈得知,很多年轻人都不敢坐轿,怕发到网上被人骂。师傅还说现在生意不好,一天最多能拉两个游客。
8月21日,重庆武隆区天生三桥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区对抬轿人员实行统一管理,有准入机制,主要招收景区附近身体素质较好的农民,算给他们提供一个就业平台。“景区要求,轿夫和游客自行商量价格,但规定一趟不得超过400元。”该工作人员说,价格方面,看游客是选择全程坐轿还是半程,或者视游客体重情况由轿夫定价,游客也可以还价,景区只负责安全,不会收取轿夫任何费用。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游览天生三桥景区,正常成年人步行约需一个半小时,轿子主要是针对老人、儿童,以及一些身体不太好的游客。“因媒体报道了我们景区轿夫的真实情况后,现在也有年轻人出于善意坐轿,能让轿夫们多点收入。”该工作人员说。
视频截图
王女士(化姓)是重庆本地人,在她记忆中,轿夫和棒棒(挑夫)、背篓工一样,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运输方式。
“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口喝两江水,出门路难行。”王女士说,这首民谣反映了老重庆的交通情况,在她小时候,重庆朝天门码头、车站还可以经常看到棒棒,如今很少了。而轿夫主要出现在景区,听长辈们讲,轿夫前后两人要讲究配合,步伐节奏协调一致,即“踩点子”。
“抬轿并不是新鲜事。”王女士还说,轿夫、棒棒、纤夫、背工等工作耗费体力,许多工人在劳作时会哼唱歌曲解乏,不少曲调唱词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